六盘水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

  发布时间: 2025-02-18 17:51 字体:[]

一、重要工作开展情况

一是狠抓消费促进赋能增效。抢抓国家和省政策机遇,组织开展消费券、车展、电商直播、凉都食尚评选等重点促销活动376场次,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共带动消费16.52亿元。

二是紧盯项目建设赋能增效。联合文体旅等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》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,多次对接邀请企业实地考察商圈及夜间经济发展情况,引进云南深刻文旅与市旅文投公司合作打造大剧院商圈。加强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市新增便利店566个,新建加油站11座,新增大型商场1个。盘州市成功入围全国县域商业“领跑县”。组织电商企业申报省电子商务“十百千万”项目,47家企业获710万资金扶持。六枝特区《培育销售“新农人”助力乡村“新发展”》典型案例入选商务部《全国县域电商直播中心案例集》。

三是加快黔菜发展赋能增效。举办首届贵州烙锅美食季之烙锅与冬季旅游研讨会、烙锅供应链研讨会、樱花烙锅节、避暑季烙锅长桌宴、烙锅产业博览会等30余场活动,持续放大烙锅影响力。组织开展第二届“六盘水老字号”认定和“凉都食尚”特色餐饮评选并跟进“味你而来”系列美食活动,成功发布凉都宴,大力提振餐饮消费市场。

四是深挖开放潜力赋能增效。新增培育外贸实绩企业13家,六枝二表哥生猪首次出口港澳400头,填补我市活体牲畜出口空白,水城经开区鑫泰源公司铝材首次出口迪拜,六盘水高新区铂汇公司能矿装备首次出口老挝。指导服务钟山岐霖汽贸完成二手车出口备案。招引服务飞芯微电子、睿儿嘉玩具落地盘北经开区,实现当地外资“破零”。帮助外贸头部企业水钢协调中行、贵州银行增加国际信用证授信额度,帮助其获批省外贸提质增效支持资金。组织70余家(次)企业参加“广交会”等重点境内外国际性展会,帮助321家(次)企业对接东部城市意向企业、全年实现东西部消费协作7.86亿元。争取水城经开区、红果经开区列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名单,盘北经开区、红果经开区列入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名单。

五是夯实安全基础赋能增效。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,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,全年商务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。检查成品油领域经营企业379家次,开展联合执法43次,下达执法文书16份,取缔黑加油点19个,拆除违法储油罐14个,查扣非法加油车10辆,查获油料84.71吨,罚款22.11万元,移交案件7起。检查商场(超市)、大型商业综合体30余家次,发现问题65条,整改65条;检查农批市场20家次,发现问题37条,整改37条;检查餐饮企业225(300)家次,发现问题364(525)条,整改364(478)条;检查酒店14家,发现问题21条,已整改21条。

二、2025年工作打算

一是狠抓活动促进赋能增效。继续统筹“城市与农村、市级与县级、商圈与街区、室内与室外、线上与线下”,充分利用消夏避暑季、马拉松、滑雪季等场景,在活动赛事、以旧换新、专场促销等上狠下功夫。在稳定传统消费、促进大宗消费、培育新型消费、展会赛事、以旧换新、节庆活动上狠下功夫。用好用足省级酒车酒菜酒商联动促销政策,组织重点企业抓住重要时令和节日开展促销活动,全年开展促消费活动300场。认真落实好《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》,联合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夜间消费聚集区培育打造。指导行业商协会、会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,培育及引进具备影响力的品牌会展活动,举办凉都车展、烙锅博览会等活动,助力现有会展品牌升级。

二是狠抓项目招引赋能增效。做好2025年县域商业体系项目、省级电子商务发展“十百千万”工程申报准备工作,尽力争取更多支持。大力开展电商推广和从业培训,营造电商发展浓厚氛围,同步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。积极组织从业者参加省、市级组织的跨境电商培训活动。持续围绕《加快推进水城烙锅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》落细落实,全面、系统推进烙锅产业发展,将烙锅产业作为贵州特色黔菜推向全国,擦亮“中国烙锅美食之都”的名片,争取上级部门在产业发展、扩大规模、“走出去”等方面持续给予关心和支持,助推烙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三是深挖开放潜力赋能增效。积极挖掘企业“内转外”潜力,力争二手车、能矿装备等直接出口“破零”,挖掘新的外贸增量。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等经贸活动。以东盟市场为主攻方向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步伐,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、招商推介等经贸活动,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拓展国际市场,推动展会成果落地转化为我市外贸进出口新增量。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布局海外仓,加快培育一批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相互融合的新型主体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,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诉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