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贵州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政策解读

  发布时间: 2025-07-15 10:32 字体:[]

一、出台背景

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应对当前复杂严峻、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,有利于帮助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是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。根据2025年1月15日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,为进一步推进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国办发〔2023〕42号〕走深走实,结合我省实际,省商务厅联合省有关部门印发了《贵州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。

二、主要内容

《措施》从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、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、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、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5个方面提出了15条措施:一是推动内外贸标准衔接。引导我省重点出口企业对标国际标准,关注我省主要贸易伙伴对重点商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。二是推动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。加大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力度。充分运用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成果开展联网核查。鼓励企业与出口目的国(地区)互认检测认证结果。三是推动内外贸监管衔接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秩序。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、长江经济带等的监管互认,扩大我省商品出口。四是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。鼓励指导企业发展“同线同标同质”产品,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,优化供需结构。五是实施“内转外”行动。构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和产业集群,支持我省外经贸龙头企业首次拓展国际市场。强化“商务+农业”部门联动,整合部门资源,开拓国际市场。大力发展数字贸易,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六是实施“外入内”行动。通过驻外招商工作队引进我省加工贸易发展急需企业。各市(州)按照各地主导产业进行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开展系列招商活动。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转内销。七是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。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中转等业态,打造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。支持贵阳二手车出口试点建设。常态化组织我省企业参加重点国际展会,参加重要国际经贸活动,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。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。推进《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》立法工作。加强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防控服务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开展民生领域侵权假冒执法行动。九是完善信用体系。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,促进企业融资。完善信用信息修复机制,帮助企业修复失信信息。落实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规范各类监管执法行动。十是提升物流便利性。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基础设施。出台新一轮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,发展网络货运,整合资源,降低货运物流成本。深度优化省内快递物流渠道体系,大力拓展国际外循环渠道,提升我省货物运送效率。十一是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。支持高等院校、职业院校强化内外贸产业相关专业建设,打造一批重点(特色)专业和核心课程。通过人才博览会等引进内外贸发展急需人才。十二是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。深化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,促进贵阳、贵安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。落实我省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制度,节省企业外汇结算成本。组织各市(州)申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,带动我省经济增长。十三是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。夯实综合保税区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基础。支持贵阳航空口岸开展冰鲜水产品、水果等进出口业务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等各项合作,支持遵义建设省域副中心。打造“黎从榕”桥头堡。出台二手车出口工作措施。十四是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。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品牌价值评价,推动贵州精品培育。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行动,推动“中华老字号”“贵州老字号”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。十五是优化财政金融支持。充分利用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内外贸企业发展。积极争取金融机构降费让利政策,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。广泛归集中小企业公共信用信息,推动“政银企”信息互通共享,服务中小企业融资。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,支持企业发展对外贸易。

三、主要特点

近年来,我省内外贸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但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不足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。为此,《措施》突出问题导向,重在围绕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补短板固优势。一是突出工作的着力点。围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提升重点产品的出口竞争力,推进制度衔接、渠道对接等建设。二是突出重点领域。通过优化发展环境、试点推进,形成点面结合的工作推进格局。三是加大财政金融保障支持。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内外贸企业发展,通过完善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。